钟利娟在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查暗访情况第一期通报会上的讲话(2014.7.25)
在省卫生计生委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和巡查暗访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派驻省卫生计生委纪检组长 钟利娟
(2014年7月25日)
同志们:
为深入推进医疗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巡查暗访常态化,切实遏制和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根据安排,今天上午我们召集委直属医疗机构、部属省属驻穗医疗机构及广州市属医疗机构等41家的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医务科科长,以及派驻广州市卫生局纪检组和委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在这里召开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和巡查暗访情况通报会,主要目的是:正确认清当前形势,增强做好行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内部管理,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确保医疗机构自觉纠正不正之风的力度有新加强,医务人员主动预防腐败的能力有新提高,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廉洁从医的精神面貌有新变化。下面我就前期开展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工作和巡查暗访工作情况作个通报,有几个单位会后还要留下来约谈,观看暗访录像。
一、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情况
根据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同志的提议,4月25日,省政府、省纪委和省卫生计生委召开了全省医疗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题就是今年在全省医疗卫生行业突出以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为重点,开展行风建设专项治理行动。省政府、省纪委要求,省卫生计生委要加强领导责任,认真组织好这场专项治理活动。当前,专项治理行动总体情况是良好的,表现在:一是落实责任,开展督导检查。省卫生计生委按照“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管行风”的原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5月25日至6月10日,省卫生计生委组成17个督查小组,分赴部属省属驻穗医疗机构和21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督导,督查指导覆盖面100%。建立完善了“省抓市、市抓县、上级抓下级”和“局长抓院长、院长抓主任、主任抓医生”的层级责任制。在督导汇报会上,陈元胜主任明确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同志尤其要认识到专项治理是省委、省政府、省纪委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今后长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凝成共识,专项治理要通过教育,自觉纠正发生在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正之风,是职责所在。对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的单位,不但要追究单位领导责任,还要追究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对问题严重、搞走过场的地方要进行全省点名通报,对顶风作案、不收手、不收敛的,必须彻查到底、严惩不贷、决不姑息。要通过专项治理,达到全省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得到根本转变,行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启动巡查暗访工作机制。省卫生计生委派出165人(次)对广州地区41家医疗机构进行巡查暗访。三是开展全员警示教育。认真学习宣传《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全系统组织观看专题暗访片达7500多场(次),观看人数达80多万人(次),医务人员暗访片的观看率达100%。四是开展自查自纠。各医疗机构围绕医药采购、开方用药、医疗服务等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查找问题,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回扣、“红包”问题共6610多件有12000多人次,交缴回扣、“红包”金额700多万元。同时,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弘扬“广东医生”精神,“时代楷模”徐克成报告团成员受到胡春华书记亲切接见。7月,南方日报主流媒体专版报道了全省卫生系统行风专项治理行动的情况,被社会广泛关注。五是加强廉洁诚信承诺。各医院全面开展住院医生与住院病人双方签署不收不送“红包”的协议,纳入病案管理;医疗卫生机构普遍与医药企业签署《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立规矩正风气。六是严肃查处违规案件。今年5月至6月,全省医疗卫生系统查处行风问题130件,给予组织处理7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人,今年派驻省卫生计生委纪检组立案数将达到8件以上。七是建立医院关键部位的制度制约。如中山肿瘤医院,最近实行医疗设备内部合理压价机制,仅两个多月,就在设备购买中压下2000多万;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购销医疗设备、耗材内部审计价格制度,设备、耗材总体被压低30%,然后质量仍然保证。
二、巡查暗访工作的情况
派驻省卫生计生委纪检组坚决按照省政府、省纪委的部署和要求,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工作方案,认真履行纪检监察的监督责任。省卫生计生委在5月份组建了有40多人的巡查暗访队伍,配置专业器材,进行专业培训。从5月至7月10日先后组织巡查暗访165人(次)对广州市区41家医疗机构进行巡查暗访。从巡查暗访掌握的情况看,我们认为:4月25日全省医疗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以来,绝大多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按照《广东省医疗卫生系统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粤卫函〔2014〕493号)的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广州地区各医院加大了行风建设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治理氛围。大多数单位有行风建设宣传专栏,“九不准”标语和廉洁警句醒目可见。各医疗卫生单位普遍组织开展了自查自纠,健全有关制度,落实整改措施,不少单位还自行成立暗访组,不停地开展暗访,有的医疗机构还鼓励门卫、保安等有奖举报医药代表,医药代表在医院的猖獗送礼送钱促销活动得到遏制,还老百姓一片看病安静的环境,专项治理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巡查暗访也表明,有的医院疑似医药代表仍然活跃,在医院门诊诊室与医务人员公开接触,送礼、送钱现象并没有遏制;有的医生把疑似医药代表介绍到其他科室,还有的接收疑似医药代表赠送的礼品,交头接耳,鬼鬼祟祟,手中提着礼品进去,空手出来,有的医生将收到的礼品锁进柜子或转移到更衣室。
暗访组发现有上述疑似活动的有:--------。
为有效遏制收受医药“红包”、回扣和医疗服务乱收费等问题,推进行业作风专项治理深入开展,经研究决定,对上述存在问题的医院予以会议点名通报批评,约谈单位领导,限期责令整改。对重要问题线索要转为案件线索作进一步调查,一经核实,将依纪依规作出处理。要求被通报单位的整改情况于8月10日前报省卫生计生委纠风办。
三、下步工作要求
我们认为,这次巡查暗访发现的问题,虽然发生在部分医院和少数医务人员身上,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省医疗卫生系统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工作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拿回扣、“红包”问题依然严峻和突出。希望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从中汲取教训,下真功夫、下大力气切实抓好本单位的行业作风专项治理工作。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化思想认识。各单位要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宣传力度,强化警示教育,充分认识到专项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收受“红包”回扣的严重性、危害性。近期省卫生计生委根据林少春副省长的指示,准备以省第二中医院院长涂瑶生严重违法犯罪为反面案例,在全委机关干部以及下属单位领导班子中开展一次专题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行风建设好不好,根本在认识,关键在领导,一个医院、一个科室行业作风好坏,关键取决于医院领导和科室领导的重视程度,凡是领导重视的医院和科室,该医院和科室就风清气正,就没有“苍蝇式”的医药代表飞来飞去,发生违纪违规的问题也就少,反之就问题多多,视而不见,见怪不怪,回扣、“红包”盛行,专项治理没有效果。因此,各级领导要落实责任,坚持“院长抓主任、主任抓医生”,强化层级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真正做到查摆问题到位、制定措施到位、整改落实到位。
(二)严格落实“九不准”,提高执行力。各单位要把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和廉洁购销合同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硬指标,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做到100%签署不收不送“红包”协议,100%落实签署廉洁购销合同,并将落实情况作为考评医院医风医德和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增强广大医务人员执行制度规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日常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制度规定执行力。
(三)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做到抓早抓小。各单位要始终抓住自查自纠关键环节,紧紧围绕纠风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制度建设情况、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情况以及责任追究情况等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开展自查自纠,科室扎实开展自查自纠,个人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确保查找问题不留死角、不存盲区。要抓早抓小,对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解决,做到防患未然,及时化解,降低风险。
(四)加大巡查暗访力度,持续形成震慑力。各单位要建立内部巡查暗访队伍,做到暗访要严格、情况要真实、方法要灵活、重点要突破、机制要持续。要通过增加巡查暗访频次,扩大巡查覆盖面,坚持自己问题自己查找,自己查办,出实招,打重拳,不走过场、不作样子。凡对问题突出的科室,或重复被上级发现问题的个人,要实行领导问责,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要追究单位、部门的领导责任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对巡查暗访中发现的重要线索要转为办案线索,作进一步调查核实,凡是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五)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各单位要针对巡查暗访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规定的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继续持续开展巡查暗访,实行专项整治委领导分片包干督导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对发现违纪违规的医疗机构和个人将适时进行通报、约谈,转办案线索管理,一旦调查属实,对这种行风专项治理行动中依然不敏感的单位,对依然不收敛、不收手拿回扣、“红包”的人员,一律严肃处理。对连续或重复发生同一问题性质的医疗机构,将通过“一案双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最近,我们准备对一批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包括委机关的,就是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接受企业宴请、接受公款洗脚、唱K的涉案人员进行立案调查处理,不论涉及到谁,毫无情面可讲。如果我们的纪检监察不抓,上级纪委就要抓我们,大家一定要知道,纪检监察的定位、要求、责任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还是用过去的一套,一出事就护,一有问题就掩,肯定不行的了,我们不去追究,就会被追究,这点大家一定要清醒。